
“这里洗衣用水的地方要是有人给修建一下就好了……”这是青阳县庙前镇十字村汪村组村民长期以来的心声。每天清晨,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汪村井旁,聚集着众多村民洗衣洗菜。然而,因年久失修,该水井区域存在通行道路狭窄陡峭、洗衣台面破损下沉、排水渠道淤塞严重、环境卫生无人管理等突出问题,严重影响村民日常生活。
作为县、镇两级人大代表和十字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周长德始终牢记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的初心使命,坚持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、抓在手上。2024年,他主动将“汪村组用水井改造工程”列为人大代表领办民生实事项目,以“小切口、解难题、可操作、示范强”为原则,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中的桥梁纽带和示范引领作用。
项目启动以来,周长德代表牵头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汪村组村民小组会议3次,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,科学制定实施方案。项目由村委会统筹资金支持,并成立由村民组长、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组成的项目监督小组,全过程接受群众监督,确保工程阳光透明、质量过硬。
在具体实施中,项目对原有0.6米宽的陡峭通行道路拓宽至1.6米并完成硬化,极大提升了通行安全;重新护砌并新建标准洗衣台8个,满足村民日常洗衣洗菜需求;同步清淤疏通20米排水渠道,有效解决积水和污水外溢问题。工程于2024年10月正式启动,仅用1个月便高质量完工并投入使用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项目建成后,村里还专门安排脱贫户宁梅花担任专职保洁员,负责水井周边环境卫生。“我身体不好,干不了重活,现在村里安排我打扫卫生,一个月有600元收入,工作轻松又体面,我很满足。”宁梅花感激地说。这一举措不仅改善了环境,也实现了公益性岗位助农增收的双赢效果。
“以前路不好走,垃圾遍地,洗个菜都提心吊胆。现在路平了、台子新了、环境干净了,再也不用为用水发愁!”村民们纷纷点赞。据汪村组村民组长反馈,改造后的设施实用、安全、整洁,惠及周边2个村民组80余户群众,群众满意度达100%。
该项目以“微改造”撬动“大民生”,既保留了乡村原有风貌,又显著提升了基础设施服务功能,生动诠释了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担当。站在焕然一新的水井旁,青石板上跃动的晨光与村民们舒展的笑颜交相辉映——这座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老井,正以崭新面貌续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
作为扎根基层的人大代表,周长德表示:“群众的小事,就是我们的大事。今后将继续聚焦民生‘关键小事’,用一件件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事,回应群众期盼,践行代表职责。”
主办单位:青阳县人大常委会 地址:青阳县九华西路 邮编:242800 联系电话:0566-5021225
Copyright © 2022 rd.qyx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9014068号-1 技术支持:青阳网